时间:2023-06-20 14:44:52 | 浏览:20
开局强劲涌暖流
——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态势好成色足质量高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亮
起势映照后势,开年预示全年。
奋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嘉峪关不负深情期许: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8亿元,同比增长8.4%,排名全省第2位,增速及排名创近年来最高水平,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9个和1.7个百分点。
嘉峪关,为什么能?
从市情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关键环节;从改善预期着眼,纲举目张破堵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今年以来,嘉峪关高位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科学精准出台实施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70条政策措施,联合酒钢(集团)公司召开产业链招商及产品推介会,牢牢把握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脉动,对标对表、精准调度、认真梳理,以目标、计划、时限的稳健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统筹招商与引资,招商签约数和资金到位量明显增加;统筹项目开工与招引落地,项目储备数和重点项目开工率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统筹消费拉动与政策激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市场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统筹减税降费与征收征缴,财政预算收入的可支配财力不断增强……
截至3月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19亿元,占年预算的30.3%,同比增长18.4%,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不断彰显。
听,嘉北工业园区隆隆的机器声,那是工厂车间高速运转发出的鸣响;看,一座座高耸林立的塔吊,那是重大工程火热推进的节节攀升;瞧,商场超市的人流,大街小巷攒动的人头,那是消费回暖的前兆……从春天走来的嘉峪关,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向上向好因素接续蓄积,一股强劲的经济暖流正在加速涌动……
迎着一季度的和煦春风再出发,嘉峪关的经济必将在“稳”与“进”的良性互动中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步履,无惧风雨,破浪前行!
奋楫争先:强调度谋项目稳投资
争先进位,不进则退。
按照“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入库一批、报统一批”的工作要求,我市紧盯新开工项目入库,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全力抓好投资报统工作,奋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的“开门红”目标加速生成;
坚持办实事、解难题,动员企业开足马力、稳产增长,以多达六轮的调度克服重点企业增产受限、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投产延后等不利因素,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向同比增长7.5%的目标迈进;
以提高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为目标,以开展钢铝、新能源、核产业等产业链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奋力推动一季度招商引资资金到位增长率实现25%的目标;
……
分析、研判、谋出路,我市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清单式”调度和“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以机制的畅达、环境的优化、需求的满足、难题的破解全力稳住重点行业增长,让“进”的势头更加强劲,让新动能的催生更加炽烈。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催生产业发展新动能。一季度,酒钢(集团)公司累计生产钢材171.7万吨,同比增长2.2%,生产电解铝42.2万吨,同比增长2.6%,为全市工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畅通机制优化环境,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彰显。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2%,钢材、电解铝、铝材、预焙阳极等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瞄准招商引资新趋势,构筑市场腾跃新空间。一季度,我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项,累计到位资金6.94亿元,同比增长143.51%,成果喜人;
……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6.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9.3%,排名全省第4位,增速较去年全年、今年1-2月均提升2.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3%)、全省(7.8%)平均增速6.3和1.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实现了“开门红”。
可以说,统计数据的向好变化,印证了嘉峪关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动能。以重点优势产业链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奋力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嘉峪关有条件、有基础、有魄力。
赢得首季“开门红”,阔步前行信心足。乘势而上的嘉峪关正以新的注解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以进固稳:筑底盘催动能拓空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个城市要想基业常青,其根本在于做大做强主业,拥有无可匹敌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对嘉峪关来说,一开始就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稳”与“进”的良性互动巩固提升优势指标,全力以赴筑牢工业经济发展的底盘。
当前,对嘉峪关的发展来说,就是项目建设强劲的迸发力不够强。怎么办?嘉峪关加强重点企业要素保障,建立“白名单”“六必访”工作制度,制订市级领导包联规上工业企业工作方案,“一企一策”助企纾困解难,协调解决涉及融资贷款、发电上网、产销对接等生产经营困难问题。
我们知道,解决了要素保障问题,就意味着企业可以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实现加速跃升。但是跃升的速度快不快,还得“车头带”。怎么办?嘉峪关充分发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龙头引领作用和“压舱石”作用,督促做好排产达产计划。
与此同时,嘉峪关从一个个企业入手、一个个项目抓起,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稳促进、以进固稳,持续加大与酒钢(集团)公司对接力度,紧盯宏翔能源公司入库;全力协调解决制约企业产能释放的问题、困难,督促企业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全面梳理规上企业产值报统情况,提高总产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经过不懈努力,一季度以来,我市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拟开工项目加快开工、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投资量、实物量加速聚拢。
以机场改扩建为例,截至3月25日,嘉峪关酒泉机场2023年累计保障运输起降1459架次、旅客吞吐量18.8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6.71%、89.08%,较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分别增长34.95%、54.34%,以优异的业绩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
如果说嘉峪关酒泉机场的业绩来源于全国经济形势好转的有利刺激,那么,一季度我市国资国企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完成的“开门红”指标,靠的就是铆足干劲拼经济取得的结果。
一季度,市政府国资委监管的14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47.84亿元,完成营业收入8.86亿元,利润2048万元。
齐心协力抓发展,怕的是没有抓的方向,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季度“开门红”的实绩告诉我们:抓与不抓两个样,抓得准与不准效果完全不一样!
数据最有说服力:一季度,广银铝业公司累计生产各类产品3.83万吨,营业收入达到6.04亿元;一季度,大友嘉能精碳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51.69万元;一季度,东兴铝业公司抓住锂盐价格高位优势,积极组织销售电解质块、壳面块等物资1.25万吨,变废为宝,实现增效1亿元以上……
开年就开跑,起步即冲刺。一幅幅奋进实干的生动画面,一项项令人欣喜的经济指标,汇聚成嘉峪关经济积极向好的前行态势。
激活内需:优举措促消费释潜力
人气聚,消费旺,市场活。
作为工业之城,第三产业向来都是嘉峪关的“软肋”。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嘉峪关的消费长期徘徊在低位运行。锻长板、补短板,强优势、蓄后劲,嘉峪关奋力前行。
要知道,消费市场的萎靡不振大多与市场主体的信心不足有关,帮助经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经营主体渡过难关,始终是内需活力释放的头等大事。
今年以来,嘉峪关加快第三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速,精准调度重点指标、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强化“一企一策”跟踪服务,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难点,扎实推动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事实证明,这一先手棋下得不仅对,而且抓住了先机,让不少打退堂鼓的市场主体重拾发展信心、提振了精气神。
繁华商圈,人声鼎沸。“有提前预订吗?没预订请等位。”每逢周末,不少生意火爆的火锅店大门外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店外,服务员笑容满面,店内就餐者谈笑风生。
景区景点,游人如织。“登上嘉峪关关城,眺望祁连雪山,好不惬意!”从年初到阳春三月,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景区处处可见流连忘返的中外游客。
数据显示,一季度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为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圆满实现了“开门红”。
其中,一季度,单就游客接待量一项嘉峪关就达56万人次,同比增长58.52%,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4.6%。可以说,旅游业的强劲复苏势头一再向我们昭示,“天下第一雄关”的声名早已远播海内外!
拉动消费、提振消费、促进消费,嘉峪关完全可以借力文旅资源的先天优势把客源“请进来”,让文旅产业在强劲复苏的势头上实现“长红”。
要做到这些,关键要在“谋”字上做文章。
以促消费为例来说,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持续深化“嘉享券”促消费行动、开展大型专题促消费等活动,消费品市场的活跃度一路爆棚。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26.2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排名全省第5位,顺利实现了“开门红”。
取得这样的成绩,对嘉峪关来说殊为不易。实践反复告诉我们,经营城市难,但只要用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打破人们固有的消费惯性就不难,关键在于招数活、有内涵、可操作。嘉峪关是怎么做的呢?
累计投入省市级促消费资金300余万元,积极组织全市52家重点库内企业分3批次开展了“嘉享券”全民消费券主题活动。
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引导市内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创新销售场景模式,做大做优“嘉享购”网络消费平台。
积极探索政银企联动模式,与中国建设银行对接签订2023年促消费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大对库内企业促消费活动的补贴力度。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促进消费潜力加快释放的同时,嘉峪关实现了守正创新,迎来了一场场热闹非凡的消费盛会。
时光不负有心人,新优势拥抱新趋势。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嘉峪关定能领略经济跃升的无限风光,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嘉峪关关城国人都知道,但嘉峪关市国人未必都知道,这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长城关隘命名的城市。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是甘肃唯一不设区的地级市,是甘肃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甘肃主要旅游城市。我和嘉峪关的缘分很深,曾在嘉峪关市生活过一年,后来又故地重游把
嘉峪关是河西走廊上重要的一站,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去看看的地方。除了了解嘉峪关关城、悬臂长城这样的历史性人文景观,还有去感受这里的戈壁、雪山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抬头看,灰色天”,这是嘉峪
7月7日下午,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嘉峪关市共签约项目44 个,签约总金额809亿元。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康国玺等领导出席活动,甘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嘉峪关崭新篇章嘉峪关市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酒钢集团冶金厂区。嘉峪关西部明珠气象塔。全国文明城市嘉峪关。嘉峪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雄关街道铁南社区铁大叔议事团开展基层协商议事会。嘉峪关南站。光伏发电基地。
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楼,只见城内有城、城外有墙、墙外有壕、层层设防、布局严密。举目远眺,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渐浓。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嘉峪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一届市委领导
牢记嘱托 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嘉峪关市长城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纪实长城本体病害调查。路孝伟无人机对长城周边环境巡查监测。 路孝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嘉峪关关城,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奋力谱写嘉峪关现代化崭新篇章——访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开栏的话当前,我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正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党组织书记
奋力谱写嘉峪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访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嘉峪关雄关广场。美丽的讨赖河嘉峪关段生态旅游景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嘉峪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
嘉峪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毛富 摄新甘肃客户端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记者从12月14日召开的嘉峪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22年,嘉峪关市将围绕“三新一高”要求
来源:嘉峪关市卫健委陕西省通报2名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游客,于2021年10月14日16时左右由内蒙古额济纳旗自驾到达嘉峪关;10月15日9时2人主动到嘉峪关市中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医院按常态化检测要求进行10∶1混检,完成采样后,2人返回酒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第一重关,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关城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5月10日,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景区游玩。 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5月10日,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景区游玩。 新华社
开局强劲涌暖流——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态势好成色足质量高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亮起势映照后势,开年预示全年。奋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嘉峪关不负深情期许: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8亿元,同比增长8.4%,排名全省第2位,增速及排名创近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嘉峪关日报记者 赵明霞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三地两点”功能定位,聚焦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的奋斗目标,坚持“稳”字当头、“进”字加力、“保”字托底、“干”字提效,推进“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统筹
打造省域副中心 建设西部明星城——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嘉峪关关城。 图片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嘉峪关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因关得名、因企设市,是1958年随着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项目酒钢的建设,发
雄关广场。海中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酒钢生产车间。东兴铝业电解槽阴极全石墨优化改造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酒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酒钢产品。酒钢冶金厂区。徐俊勇 何江涛作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