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2:43:28 | 浏览:8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嘉峪关市近年来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提升共进、文旅融合共抓、陆海开放共济、城乡发展共融、民生保障共享、区域协同共赢”六项举措落地落实,经济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均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产品创新势头强劲
围绕“如何交出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这一主题,嘉峪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新型金属复合材料、汽车结构用钢、核用不锈钢等新产品研发,用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的能动性。尤其是支持酒钢集团、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创新发展,落实高品质碳钢、不锈钢、铝、核应用省级产业链“链长”职责,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目前,酒钢集团“三化”改造项目投入增长92%,成功开发优质齿轮用钢、伞骨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高端剃须刀用不锈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嘉峪关市加快工业园区提档升级,落地实施铭翔铝业、甘肃藏建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1月至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上半年规上工业实现利润61.7亿元,增长8.8倍,效益好于预期。
在科技项目、平台建设等方面,嘉峪关市加强与省农科院、兰州理工大学等合作,开展“揭榜挂帅”项目试点。“甘肃省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正式运行,酒钢“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获评冶金行业最高奖项,企业新产品研发试制同比提高68%,10家企业获评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凸显。
2021年上半年,嘉峪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同比增长8.5%。
全域旅游格局已经形成
作为工业城市的嘉峪关,不但工业制造品牌驰名海内外,而且旅游资源也闻名遐迩。
2021年,为丰富文旅供给,嘉峪关市首部原创边塞史诗剧《天下雄关》正式展映,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现场体验。
同时,嘉峪关市积极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举办河西五市旅游联盟联席会,推广研学游品牌,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围绕构建文、旅、商、体“四轮驱动”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投资近百亿元打造以关城景区为核心的方特丝路神画、峪泉古街、世界文化遗产公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国家级关城历史文化园区、新城草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多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2020年,嘉峪关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为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品牌做得更好,嘉峪关市从文旅项目建设、研学产品开发、“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谋良策、出实招、下重拳,推动文旅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1月至7月,嘉峪关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全市接待游客268.5万人次、旅游收入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7%、83.4%,第三产业恢复态势更加稳定。
宜居环境织就幸福生活
以绿为基、以水为脉,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在嘉峪关市区,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5%,人均公园绿地36.4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让城市变美丽、让群众生活更美好的背后,透射出的是嘉峪关人的执着和坚定。
嘉峪关市连续26年开展“义务植树”“绿化年”、争创“花园式单位”“绿化达标小区”等活动,坚持规划先行,把做好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城市绿地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当中。如今,种草种树、美化家园已成为嘉峪关人的一种自觉行动。
嘉峪关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景城一体、产城一体,建成了一座横跨讨赖河,南北并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兴戈壁绿洲城市,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
从60多年前第一代创业者的帐篷、地窝子,到今天的现代化小区,居住环境的变迁,从侧面勾勒出嘉峪关市的民生“幸福路径”。
如今,嘉峪关市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实施了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改工程、教育“改薄”工程、医疗卫生惠民工程,持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全市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4.3平方米增加到40.3平方米;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重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7.9%;65岁以上特殊家庭老人和75岁以上老人用餐服务实现社会化、普惠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2021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71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0元,同比增长12.9%……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嘉峪关市近年来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提升共进、文旅融合共抓、陆海开放共济、城乡发展共融、民生保障共享、区域协同共赢”六项举措落地落实,经济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均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好时节,福建海域也正徐徐展开一幅忙碌的“海上春耕”图。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福建拥有13.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逾3700公里海岸线,有着“耕海牧渔”的悠久传统。宁德大黄鱼育苗量占全国50%以上的福鼎,15亿多尾大黄鱼鱼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嘉峪关崭新篇章嘉峪关市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酒钢集团冶金厂区。嘉峪关西部明珠气象塔。全国文明城市嘉峪关。嘉峪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雄关街道铁南社区铁大叔议事团开展基层协商议事会。嘉峪关南站。光伏发电基地。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奋力谱写嘉峪关现代化崭新篇章——访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开栏的话当前,我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正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党组织书记
奋力谱写嘉峪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访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嘉峪关雄关广场。美丽的讨赖河嘉峪关段生态旅游景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嘉峪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
重播
雄关广场。海中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酒钢生产车间。东兴铝业电解槽阴极全石墨优化改造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酒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酒钢产品。酒钢冶金厂区。徐俊勇 何江涛作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中国甘肃网7月22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 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祁连山北麓、讨赖河上游的戈壁绿洲。这里地势天成、山河壮美,历来为丝路要道、军事重镇。这里有黑山岩画、魏晋墓群、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人文厚重,千年不绝。嘉峪关市缘矿
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嘉峪关市公安局坚持把转变作风作为全局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突出“三抓三提升”举措,不断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持续推进能力素质作风转变。 抓学习 提升政治能力 嘉峪关市公安局坚持把开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雄关迈步引“商”来——嘉峪关市凝心聚力抓招商促发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志强 李峰 徐俊勇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王梓潼初夏,走进嘉峪关,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型货车奔驰在工业园区的道路上
秋景黄龙-摄影-杨友利黄龙景区,以其规模宏大的露天钙华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享誉全球。近年来,黄龙风景名胜区为了给游客营造“蓝天白云、森林茂密、彩池清澈见底、生物多元化发展”的自然环境,牢固树立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嘉峪关关城国人都知道,但嘉峪关市国人未必都知道,这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长城关隘命名的城市。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是甘肃唯一不设区的地级市,是甘肃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甘肃主要旅游城市。我和嘉峪关的缘分很深,曾在嘉峪关市生活过一年,后来又故地重游把
嘉峪关是河西走廊上重要的一站,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去看看的地方。除了了解嘉峪关关城、悬臂长城这样的历史性人文景观,还有去感受这里的戈壁、雪山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抬头看,灰色天”,这是嘉峪
7月7日下午,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嘉峪关市共签约项目44 个,签约总金额809亿元。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康国玺等领导出席活动,甘
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楼,只见城内有城、城外有墙、墙外有壕、层层设防、布局严密。举目远眺,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渐浓。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嘉峪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一届市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