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2:36:34 | 浏览:57
去嘉峪关旅行,不仅可以欣赏雄伟壮丽的关城美景,领略祁连山脚下绝美的塞外风光,还将打开一扇西北文化之门,门后沉睡着两条巨龙,一条叫做丝绸之路,一条叫做万里长城,千百年来,在各自的轨道上蜿蜒前行。当我来到河西走廊,发现它们从诞生到现在,就一直十指相扣,不离不弃......
摄影/安妮
秋天初冬的嘉峪关,既绚丽多彩又安静清冷,远远望去,彷佛一位饱经风霜,堪破苦难的智者,对四季轮回、斗转星移早已习以为常,默默承受着戈壁风沙的侵袭,不悲不喜,不冷不淡。走到近前,高大坚硬的城墙带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在我心里拨动起千军万马的影像,一段超时空的旅行由此开始。
摄影/安妮
曾经在河西走廊生活过的游牧民族
早在2000多年前,河西走廊就以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别于其它戈壁荒漠的自然气候,繁衍生息着以农耕为主的汉族和以游牧为主的各少数民族。贸易与战争、征服与被征服是这个地区人类活动的长期主题。
摄影/安妮
摄影/安妮
勇敢的人类在生存的棋盘上博弈,河西走廊曾咆哮过多少灭族的愤怒,就曾燃烧过多少复国的决心;曾冷却过多少驰骋的梦想,就曾沸腾过多少反抗的勇气;万马攒动过后是销声匿迹,当战火平息,所有的称雄与臣服、喜悦与悲伤,都被埋进了岁月的黄沙,只有祁连山的雪水依旧静静地流淌,滋润着这片干旱却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摄影/安妮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主席在诗词中告诉我们,在令人敬仰的大汉王朝,最耀眼的明星不是汉高祖刘邦而是汉武帝刘彻。这位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不愿意继续忍受匈奴寇扰,停止和亲的怀柔政策,发兵进攻匈奴,在卫青、霍去病、李广、赵破虏等一批抗匈名将的努力下,最终大败匈奴,收复河西,列四郡(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据两关(阳关和玉门关)。
摄影/安妮
摄影/安妮
《山海经》里对和田美玉的描述极为神奇,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和田玉器让人叹为观止,西方人很早就在书籍里把中国称作赛里斯国(赛里斯在希腊语里是“蚕”的意思),这一切无不说明丝路贸易的萌芽出现的很早,但我们通常认为,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古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与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史学家司马迁赞其为“凿空”之举,对中国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摄影/安妮
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他带着汉武帝交给的任务(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从长安出发,进入河西走廊,嘉峪关是他必经之地。自月氏人西迁后,整个河西都在匈奴的控制中,张骞他们被匈奴人抓获,送往当时匈奴的王庭(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在匈奴被扣留了十几年,他的外交活动力很强,逃出来后历经艰辛到达月氏国,当他再一次从嘉峪关经过,已经由一个风华正茂的中原小伙子变成了须发皆白的塞外牧羊人。十三年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啊,史书赞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张骞在西域的时候,有一位匈奴妻子,并且还育有孩子,后来这位女子跟着张骞回到了中国,在张骞的家乡有一个叫做胡城的地方。
摄影/安妮
公元前119年,张骞二使西域。此时的匈奴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向西北退却,依靠西域诸国的人力和物力,与西汉抗衡。张骞带着礼物到西域各个国家游说,成功让乌孙派使者随自己造访汉朝,拉近了同乌孙的联盟。他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来扩张汉王朝在中亚影响力的策略取得了成功,为后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创造了条件。
摄影/安妮
王莽乱政,丝路中断;东汉时期,班固和班超两兄弟,功不可没,西域都护府的续存,可见一斑,古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魏晋南北朝,中原分裂,河西走廊不断易主,行走在这片地区的贸易并没有停止;隋结束分裂,中原统一,河西走廊却不在其疆域内。
摄影/安妮
丝路繁盛的大唐来了。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渭城朝雨”和“客舍青青”表达了对咸阳的一片深情,元二西出阳关,去的地方是安西。太宗、高宗乃至武周时期,唐王朝与吐蕃之间的博弈已经到了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和疏勒),彼时的河西走廊应该是畅通无阻。我深以为,当年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他个人意志坚定的因素,更离不开唐朝国力强盛的荫庇。
摄影/安妮
北宋时期,中国版图大幅缩减,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南宋就更不用说了,嘉峪关所在地久不闻驼铃声;到了元朝,蒙古人善战,中国的版图大大扩展,欧亚交通网络恢复,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兴盛,河西走廊再度热闹起来,《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元大都的精彩描述暗示了丝绸之路的繁忙。
摄影/安妮
明朝取代元朝,蒙古贵族带着他们的士兵和部分百姓跑掉了,跑掉了意味着它还在,所以明朝有一个巨大的军事压力,来自蒙古部族。朱元璋定陕甘后,不问嘉峪关以西,只设安定、阿端等七个羁縻卫,将元代河西的蒙古诸王集团转化为关西七卫用以抗衡这个地区较强的军事力量,达到稳定边防的作用。再往后,吐鲁番兴起,七卫失守,嘉峪关沦为边防一线,为了抵御吐鲁番的侵扰和管理西域各地方政权与朝廷的通贡贸易活动,明王朝多次对嘉峪关进行休整扩建,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御体系。
摄影/安妮
(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站在关城上东望,碧波荡漾的“九眼泉湖”美仑美央,相传此泉“冬夏澄清,碧波不竭”,泉水不断涌出地面,久而久之形成湖泊,即可供人马饮水,也可以灌溉农田,这正是明朝开国将军冯胜在此选址建关的重要原因之一。
摄影/安妮
连着关城的城墙,地龙般向西南延伸7.5公里后,到达讨赖河大峡谷,峡谷边82米高的悬崖上,伫立着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天下一地墩”。479年后深秋的一个夜晚,我跟几个影友在讨赖河畔,以此墩为前景,用相机记录下了当天的星云变化。
摄影/安妮
关城往北7公里的黑山上,长城依山势伸延而上,止于黑山的一个山顶,有“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之势,所以被誉为“悬壁长城”。站在狭窄的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城墙上,放眼四周,很有“寄蜉蝣于天地,秒沧海之一粟”之感。
摄影/安妮
清廷定鼎北京后,致力于对中原的控制,嘉峪关外无暇经营。随着统治的稳固,作为河西咽喉的嘉峪关开始受到重视,为了对付来犯之敌,驻军一直在增加,随着清朝的势力范围的扩大,嘉峪关更成为清朝驻西域军队的生命线。乾隆二十二年,清军收复新疆,嘉峪关从“沿边屏障”变为“腹地要冲”,面临的军事压力小了,以嘉峪关为首的军事防御体系作用递减,嘉峪关作为丝路要塞,成为众多的商旅、行人和外国使者经过的关卡,旧城楼规模局促,有碍观瞻,清朝对嘉峪关城楼及附属的戏楼和关帝庙进行了多次修缮。如今挂在嘉峪关西门关城城楼牌匾“天下第一雄关”就是当年担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题写的。
摄影/安妮
这似乎印证了“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修庙是一种德化教育。相对与明朝,清朝的统治者在西北的经营更为应手,他们非常注重与其他部族的联络,满族人在入关之前就与蒙古人结为联盟,并世代相传,我们在宫廷剧中看到清朝的皇后与嫔妃总是不断由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格格胜任,就是这个原因。
摄影/安妮
摄影/安妮
再往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以嘉峪关为要冲的丝路古道渐渐暗淡下来。今天,在嘉峪关,与万里长城相交的是已经开通的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当然还有万米高空之上的航空通道,昔日不可逾越的天堑变成了人类脚下的泥丸,蜿蜒在崇山峻岭上的万里长城,也变成了象征着中华民族之魂的立体图腾。
摄影/安妮
我在嘉峪关停留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历史像一片舞动的轻纱,迎风招展。在这片土地上,长城与丝路相交、雪山与绿地相映、戈壁与绿洲相连、传奇与时尚相接,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博大精深、环环相扣,让我目不暇接。
去嘉峪关旅行,不仅可以欣赏雄伟壮丽的关城美景,领略祁连山脚下绝美的塞外风光,还将打开一扇西北文化之门,门后沉睡着两条巨龙,一条叫做丝绸之路,一条叫做万里长城,千百年来,在各自的轨道上蜿蜒前行。当我来到河西走廊,发现它们从诞生到现在,就一直十
嘉峪关关城国人都知道,但嘉峪关市国人未必都知道,这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长城关隘命名的城市。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是甘肃唯一不设区的地级市,是甘肃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也是甘肃主要旅游城市。我和嘉峪关的缘分很深,曾在嘉峪关市生活过一年,后来又故地重游把
嘉峪关是河西走廊上重要的一站,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去看看的地方。除了了解嘉峪关关城、悬臂长城这样的历史性人文景观,还有去感受这里的戈壁、雪山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抬头看,灰色天”,这是嘉峪
7月7日下午,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嘉峪关市共签约项目44 个,签约总金额809亿元。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康国玺等领导出席活动,甘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嘉峪关崭新篇章嘉峪关市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酒钢集团冶金厂区。嘉峪关西部明珠气象塔。全国文明城市嘉峪关。嘉峪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雄关街道铁南社区铁大叔议事团开展基层协商议事会。嘉峪关南站。光伏发电基地。
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楼,只见城内有城、城外有墙、墙外有壕、层层设防、布局严密。举目远眺,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渐浓。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嘉峪关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嘉峪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一届市委领导
牢记嘱托 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嘉峪关市长城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纪实长城本体病害调查。路孝伟无人机对长城周边环境巡查监测。 路孝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嘉峪关关城,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
【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奋力谱写嘉峪关现代化崭新篇章——访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开栏的话当前,我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正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党组织书记
奋力谱写嘉峪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访嘉峪关市委书记雷思维嘉峪关雄关广场。美丽的讨赖河嘉峪关段生态旅游景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嘉峪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
嘉峪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毛富 摄新甘肃客户端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记者从12月14日召开的嘉峪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22年,嘉峪关市将围绕“三新一高”要求
来源:嘉峪关市卫健委陕西省通报2名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游客,于2021年10月14日16时左右由内蒙古额济纳旗自驾到达嘉峪关;10月15日9时2人主动到嘉峪关市中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医院按常态化检测要求进行10∶1混检,完成采样后,2人返回酒
#头条创作挑战赛#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扬州,轻轻的读出这两个字,有一种口齿生香的清新,新年旅行来到扬州,总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想去做。瘦西湖扬州的美,是多面的,这里有诗情画意的瘦西湖,也有人间烟火的东关街,在冬日的微凉中,漫步在瘦
岁月流转,时光游走,弹指间,已过千年,古堡古村,历经风雨沧桑,留下时间的印记。这是一座完整的古堡,当年,人们依仗她防御和抗击倭寇,如今,她静静地依偎在太姥山下,东海之滨,她就是古堡潋城。古堡慨貌古堡城墙由自然石和溪卵石叠砌而成,依山势修筑,
重播
崆峒山,雄踞西北,东瞰五岳,自古有“道源圣地”、“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崆峒山历史文化悠久,道源深厚,具有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有着典型的道教风采,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道教故事传说。道源圣地 崆峒山的魅力在于道源圣地。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祥、繁衍